電子書列表

搜尋電子書

電子書

book

本書是作者與一眾香港文化人交往的回憶與記錄。透過詳細追憶與描繪個別文化人的個性行事,本書不但立體說明了香港戰後文化界的發展面貌,同時呈現出許多不見於文獻的「內幕」,如編輯書刊的經過、作家筆名的來源、人事矛盾等。本書內容豐富,行文流暢,對香港文壇研究者而言是重要的一手資料,而對一般讀者而言則是趣味盎然的故事。 全書分為上下兩部:上半部「師友書情」,回憶了作者師友的往事,當中包括侶倫、陳迹、吳其敏、羅孚、嚴慶澍、安子介、姜椿芳、李俍民、蕭乾、徐訏、林年同、黃繼持、馬國權、秦牧、黃秋耘、黃慶雲、錢鍾書、楊絳、舒巷城等;下半部「回眸歷史」則述說了作者上一輩文化人如廖安祥、潘柱、黃冷觀、潘達微、陳陸逵的故事。

  • 作者杜漸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5
book

「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關羽作為三國時代人物,為何身後一路「升職」,成為百姓以至皇帝皆敬奉的關帝?他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實,多少是虛構的?他的臉真的是紅色的嗎?他在小說、戲曲,以至電影裏的造型都有甚麼意義?黑白兩道為何皆信奉他?一代武將又何以化身財神,至今仍坐鎮酒樓、茶餐廳?

本書將透過歷史、藝術、生活三部分,與你一起回顧中國最經典的「造神」故事。

關公 
  • 作者趙廣超團隊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
  • 試閱
book

有「武狀元」之稱的粵劇名伶陳錦棠,演技自成一格,剛柔並濟,文武皆能,一生演活無數角色。陳氏縱橫演藝界幾近一甲子,是少數兼具「紅船」、「畫艇」資歷而又伶影雙棲的資深演員。由陳氏夫婦合力組建的名班「錦添花」,搬演過不少經典名劇,為上世紀的粵劇歷史寫下光輝精彩的一頁。本書以大量圖文材料為據,並參考陳氏家屬及同門的珍貴回憶,為讀者縷述陳錦棠的演藝平生,為一代名伶留下較全面而具深度的記錄。

  • 作者朱少璋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
book

葉問宗師在香港把詠春發揚光大,桃李滿門,本書主角陸地博士拜葉問的弟子黃淳樑及葉正為師,得以傳承詠春正統;亦因緣際會,遇上李小龍的弟子黃錦銘,學習截拳道。李小龍是葉問的弟子,在創立截拳道的背後,詠春功不可沒。陸地糅合兩者的精髓,固然難得,他更曾跟隨少林高僧釋延王學習易筋八段錦,可說是內外兼修,令他的經歷和領悟更具參考價值。

本書記述了陸地承先啟後的武術人生,從他年輕時習武的經過、舊時代的武館文化、在技術及精神層面的心得體會,以至他今日作為人師,應如何把武術文化傳承下去。

  • 作者陸地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試閱
book

「霓虹黯色」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之信息設計研究室 (Information Design Lab) 的霓虹招牌研究專案之一,此項研究由2015年8月開始,研究團隊從尖沙咀徒步走到太子,途經佐敦、油麻地、旺角,踏遍15條主要馬路和40多條街道,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走到灣仔、銅鑼灣、荃葵青、深水埗和西貢等地方,記錄了超過500多個霓虹招牌,團隊透過攝影實地記錄還未拆卸的霓虹招牌,這好讓讀者從霓虹招牌照片中,窺探各行各業的視覺文化和本土美學特色,從而了解招牌如何建構香港街道想像和消費文化。

書中將集中分析現存霓虹招牌的視覺美學,並從中所催生的香港消費文化,也帶出每區的消費模式轉變,並探討霓虹招牌如何豐富我城的街道空間,並延伸我們的集體回憶。

  • 作者郭斯恆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
book

「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非典型肺炎)的時候,有大量醫療人員受到感染,情況迫切。曾經想毛遂自薦,但身邊的人反應卻是一句『黐線』,紿終無緣獻技。所以只好應承自己,若果將來這個世界需要我,一定會挺身而出。」蔡文力寫道。 2015年,非洲疫症史上爆發最大規模的伊波拉疫情。病毒免疫學學家蔡文力兌現了當初許下的承諾,毅然遠赴塞拉利昂,成為檢測病毒的前線義工。他沒想到這一去,會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接下來的日子,他除了幫助抗疫,更在當地創辦了不同的慈善機構,協助因受90年代內戰影響的截肢者。2019年,他更到達危險的剛果戰區,統籌伊波拉疫苗的臨床測試。 蔡文力通過此書自述了這五年的經歷,當中既有失意、悲傷與憤怒,也有體現人性光輝的瞬間。這些感受,不只源於作者,也體現在非洲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在某意義下,蔡文力也從「施予者」變成「被施予者」。生命意義的討論,通過這些經驗變得毫不抽象。而這一切,作者都以真摰且動人的筆觸書寫,帶給讀者希望和勇氣。

  • 作者蔡文力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