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作者來自詩禮之家,其先翁余芸先生,是二次大戰前後本港備受尊崇的教育家。
本書分兩大部份,第一部份詳述作者於一九三八年考取政府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並因此在中國內地先後為英國海軍情報局及中國國民黨軍隊工作。戰後憑勝利獎學金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其後成為大律師。作者與其父於家族中俱排行第七,作者深信有此因緣,才蒙幸運之神如此眷顧,因此英文原著定名為《第七子與法律》。
書中第二部份縷述八宗性質截然不同的案件,案中被告均由作者代表辯護。這些案件包括了峰迴路轉的謀殺案、詐騙案,以及無辜警員險遭上司羅織罪名陷害的案件,內容精彩,耐人尋味。辯方採用的手法引人入勝,讀來趣味盎然。
- 作者余叔韶
-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8
- 試閱
本書以線下導賞:屢見仍鮮的香港古蹟為題,介紹分佈在港九新界的歷史古蹟。有別於近年興起的線上導賞(Online Guided Tour),本書沒有影音和多媒體的輔助,只通過實地考察得來的資料,親身拍攝的圖像以及搜集得來的史料,為大家進行一場探索香港古蹟和歷史的導賞。
香港是世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城內的人生活忙碌,縱使不少的古建築就在鬧市之中,大家或許只是擦身而過,沒有多加留意,亦是屢見猶鮮。有關香港歷史的開端,不少人會認為是在英國人登陸水坑口的1841年以後,而本書追尋的香港古蹟和故事,就會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石刻開始,由古廟古物開始說起,為大家介紹一個不一樣的香港。
本書分為十個章節,由古代石刻、明清時期的廟宇、英國人登陸香港後不同時期所建立的建築,甚至華人的傳統村落和罕見的戰爭遺址都會一一涵蓋,而介紹的方法亦會以導賞的形式進行,輔以圖像和手繪地圖,由古蹟的背景、歷史故事、建築特色以及背後流傳的一些掌故出發,帶大家重新認識昔日香港。
- 作者 陳國豪、黃柔柔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
- 試閱
《華僑日報》承接香港早期的辦報傳統,開創中文報紙的嶄新局面,二戰後初期成為香港第一中文大報,刊行長達七十年,在香港報業史、華南報業史乃至海外華文報業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香港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研究香港社會發展的珍貴材料。 本書是第一本關於《華僑日報》的研究專著,採取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新聞學理論和觀點等,憑藉《華僑日報》的報紙原件和微縮膠片,進行深入探討,是香港報業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研究成果。 書中就《華僑日報》前身三種報紙及該報本身的刊行經過作出全面性的系統論述,並對報上登載的消息、文章、圖片、廣告等作詳細統計,分析該報在不同時期的內容和特色,進而探討《華僑日報》與本地乃至內地、海外社團的關係,分析該報在香港社團的發展歷程中所擔當的角色,以及香港社團對該報所作出的回饋,從而考察二十世紀香港中文報刊與華人社會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 作者丁潔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