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搜尋電子書

電子書

book

本書是香港著名報人、作家羅孚的傳記。由其子羅海雷撰寫。

1982年5月,羅孚突被召回北京扣查,一年之後以「美國間諜」罪名被判處十年徒刑,但旋即被假釋,可在北京自由活動,滯留十年之久。直到1993年初才得以返港。此案轟動海內外,被稱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樁「中美間諜案」,在香港傳統左派陣營及新聞界、文壇引起極大的反響。時過近三十年,關於此案的內情依然傳說紛紜,撲朔迷離。官方對此諱莫如深,當事人雖也偶為文觸及,卻未能道盡箇中的曲折詳情。本書首次由羅孚說法,詳盡地披露了此案的全過程,並附有全案有關的文字資料。

羅孚原名羅承勛,抗戰時即投入桂林《大公報》做編輯,後輾轉至重慶《大公報》工作。此後被派往香港《大公報》工作,解放前夕加入中共,任《大公報》副總編,成為左派文壇的一枝健筆。並創辦《新晚報》、《海光文藝》等,為中共左派文陣中的一名幹將,活躍於文學界、新聞界。任《新晚報》總輯期間曾催生梁羽生、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文學於香港誕生。他的交遊廣闊,縱橫捭闔於海峽兩岸三地的文林及報界。他的生活史也是香港文化史的一個側面寫實。因此,本書也為香港的新聞史、文學史及左派政治運動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 作者羅海雷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
book

周恩來無疑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革命家與政治家。周恩來的人格魅力、外交手腕傾倒了無數的外國政要。在許多中國人心中,相比於毛澤東,他是「聖人」,是比毛澤東這尊現代之「神」更受人尊敬的偉人。

然而,文革之後,當人們開始揭開歷史的傷疤,「漸漸有人提出疑問:他是逢君之惡、助紂為虐?還是被迫違心,相忍為國?」「他是古今第一賢相,還是古今第一佞臣?」「他在哪些方面有功?哪些方面有過,功過相比又如何?」四人幫在「批林批孔」運動中又為何居心險惡地將之比為「周公」?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羅孚──曾是周恩來領導下的一名在香港從事新聞、文化及統戰工作的老報人,一向對周總理十分敬仰。上世紀八十年代滯留北京十年,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反思歷史的同時,不免思考起對周恩來的評價問題。九十年代初返港後,他在報刊雜誌上撰寫了一系列有關文章,引用了國內外的多種文章、材料,條分縷析,扣緊周恩來當時所處的環境與時局,寫出了不同於人的評說,可謂知人論世,別具一格。對於周恩來的晚年功過,尤其是他在文革中所處的境遇及作為,此書都有公允、中肯的評述,在林林總總的評周之作中,不失為一部具有特別視野的散論。

  • 作者羅孚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2
book

這是一本目前最詳細、最全面記錄黃新波在香港,甚至更久遠年代的藝術活動與生活的書。字裏行間,呈現一個生龍活虎、熱愛生活、熱愛人間的藝術家和作家,雖然生活拮据艱難,然而香港的自由創作環境,卻給了他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他由此收穫豐富,留下了最可珍的作品。

  • 作者黃蒙田、陳實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
book

對於中國當代歷史來說,林希翎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政治符號,儘管她只是一介平民,一生也沒什麼特別建樹,但她卻印證了我們民族一段苦難歷史。懷抱一腔報國熱誠,以理想和良知,對抗一個冥頑不靈的獨裁政府,她的激情和勇氣足令昂藏七尺的男兒汗顏。政治是她命中孽障,英雄主義是她性格底色,敢於愛卻無愛的機會,有領袖慾卻無領袖才,一生奔走呼號,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離她追求的境界甚遠。林希翎的悲劇,是個性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一個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卻等不到後天下之樂而樂,林希翎一生令我們思索個人與國族命運的關係。今日兩岸三地在大變局中,禍兮福兮唯有天知,讀這本書更令人徬徨沉重。

本書作者為林希翎結交一生的同學和執友,林希翎去世後,作者有機會披閱她大量日記和資料,本書是迄今為止最詳盡可靠的林希翎傳記。

  • 作者黃子琴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2
book

粵劇文化人馬師曾是傳奇人物,本書作者彭俐是詩人,這部小說充滿詩意。

彭俐先生不諳粵語,同馬師曾素昧平生,寫一個粵劇大師的故事是空前挑戰。在馬鼎盛先生竭盡全力提供的馬師曾素材上,作者塑造出一個勇於創新粵劇、傾心傳承中華文化、酷愛舞台表演藝術,以文藝生命奉獻多難興邦祭壇的「銅豌豆」——正像戲劇先輩關漢卿。馬師曾十八歲才學戲,最好的老師是挫折和國破家亡的民族危機,他的敵人異常強大,包括孤苦伶仃、窮困潦倒、黑道暗殺、白道封殺、日寇誘降、港英傳訊、同行傾軋、右傾帽子、癌魔肆虐……這一切在彭俐筆下栩栩如生並激發出「馬鼎盛 識」,以小兒子的角度聊以補白。馬師曾作古半個多世紀,與他同時代碩果僅存的林瑜編導一百歲,努力回憶馬師曾五六十年代的風采,為本書增色,難能可貴。紅線女在緬懷馬大哥一百一十週年時說:「馬院長一生做兩件大事,愛國愛民不遺餘力,獻身粵劇嘔心瀝血。我學習一輩子也不到他一半。」言之由衷,百年論定。

  • 作者彭俐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
book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與外交官。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擔任《人民日報》國際編輯與評論員,曾執筆或參與撰寫過很多重要的國際外交評論。80年代中後期調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參贊與中國駐美使館高級外交官,先後為幾任外長和國家領導人起草聯大講稿,隨行出席聯合國大會與訪問美國及加拿大。

年老退休之後成為旅美中國學者,在海外從事中國問題研究與講學。同時在各種著名華文報刊發表評論,應邀在VOA、BBC和CNN電視節目中進行訪談,分析中國內政外交與國際形勢,受到海內外媒體矚目。不少文章被新華社內部發行的大小參考消息報所轉載。本書是作者對六十年人生旅途的回顧、反思與自白。其中大部分經歷涉及中國的政局變化、社會發展、外交決策、政治運動與權力鬥爭,包含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幕情況。全書材料豐富,內容翔實,立論公正,分析透徹。

對于作者本人的思想與行為,也有出自內心的深刻剖析。作者敘事流暢,文筆清新,通過親身的接觸與觀察,對政壇名人是非功過有所論析褒貶,刻畫入微,具有穿透力。書中對一些重大國際場面與世界名城景點的描寫生動具體,讀後令人有親歷其境之感。不愧為一本兼具知識性、分析性與可讀性,適合于新聞、外交、學術專業與其他非專業人士閱讀,有興味又有價值的時事政治書籍。

  • 作者陳有為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