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搜尋電子書

電子書

book

昔日的掃管笏:曾有軍人在村口守衛,出產的白石比白色還要白,它有一個標準的甲組足球場,亦有比「青山」還老的「老青山」,它有數條通往屯門、元朗、荃灣的古道,還有40多個祖堂,它的淺灘提供豐富海產,村內的河涌經常可撿到新鮮鴨蛋,它吸引了考古學家三度前來挖掘,村內的含英書室及軍營內的啹喀廟和劇院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村口的龍珠島差點兒成為香港第一個合法賭場。

但不知不覺間,大都事過境遷了,只留下回憶。

  • 作者莫世民
  • 出版社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book

《香港雙語法制:語言與翻譯》是迄今唯一較全面回顧及展望香港雙語法制發展的專著,也是第一本用中文撰寫的相關作品。全書共五章,互相扣連。第一章指出培訓法庭傳譯員是發展雙語法制極重要的一環;第二章討論香港法院如何解決雙語法例的分歧;第三章探討法律人員在法庭使用中文發言的問題;第四章提出如何在香港的大學培養語文與法律兼擅的人才;第五章闡釋翻譯判決書涉及的問題與處理方法。

雙語法制在香港實行了數十年,尚要克服不少困難,才能發展完備。本書提供了全面且嶄新的視角,分析成功實踐雙語法制的必要元素,無論是法律從業人員,還是對此議題感興趣的讀者,均可從中獲得啟發,並更加了解如何鞏固香港的法治基礎。

雙語 
  • 作者湛樹基、李劍雄
  •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
  • 試閱
book

作者梁文光起初對中國歷史所知甚少,直至2019年從電視節目接觸到長達100集之《中國通史》,引發他極大的興趣,他便決定將中國歷史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但從電視節目中他未能完整地梳理出不同朝代之脈絡,但最後仍遍尋資料得以補充。梁文光的這本書是他的個人歷史筆記,記錄了由前寒武紀到2020年的扼要歷史。

  • 作者梁文光
  • 出版社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book

《聽賞中國音樂》一書,是特別為對中國音樂有興趣的一般讀者撰寫,同時亦希望藉此與學者、樂師、作曲家等專業讀者對話。作者注重以一種超越自我文化、身分、專業,甚至個人喜好與實效的角度來認識和欣賞「中國音樂」。全書十章的內容以樂種及其音聲邏輯為依歸,並附以實例,探討音樂的歷史論述、彈唱習慣、聲音規律、審美原則、文化脈絡,以及政治關係等議題。作者希望重新思考「中國音樂」一詞的意義,並嘗試為歷史、人類學、文化研究等領域提供一種音樂的角度。

  • 作者黃泉鋒
  •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
  • 試閱
book

《香港動盪:法與治的歷史與文化解讀》透過審視香港發生的騷亂與社會運動,重新研究法治(rule of law)、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有譯作法紀或治安),以及管治(governance)在香港歷史上複雜的互動關係。本書將法律視為動態的歷史與文化過程,而非靜態的規章或官僚系統。參與社會運動的各色人士,透過與法律互動來表述他們所期望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秩序。

本書旨在挑戰關於香港政治和法律的傳統論述,以期透過嶄新的跨學科角度,探究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社會運動、法律、政治秩序與管治的關係,並凸顯香港歷史上這些運動背後的文化及權力意義。

除了重新審視這些傳統論述,本書還通過跨學科視角,分析法與治的問題。本書所載的篇章,既重視本地發展,亦關注更廣泛的國際形勢,透過探究各種社會運動所產生之法治與法律和秩序觀念,及至其想像與文化意義,以揭示過去百年間持續發展的正義、法律和秩序觀念,如何透過文化話語和藝術創作微妙地互動。本書安排政治和法律學者,與文化和歷史學者通過社會運動的故事進行多角度對話,構成一部獨特的跨學科香港社運論文集。

香港 
  • 作者吳海傑、王迪安
  •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
book

高馬可認為自鴉片戰爭後的一個世紀,香港的殖民地性質孕育了一批本地華裔商業精英。及至十九世紀末,殖民地政府視華裔商人為盟友,以發展香港為商業中心。兩者所以能連結起來,正因為他們都相信中國商機處處。華裔領袖和港英當局在共同關注的問題上均有合作,例如資本主義擴張,以及為陷入困境的中國提供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籌謀獻策等。

這些華裔精英也在這殖民地架構中找到生意和商業上的機遇。他們利用香港的戰略地位把自己塑造成與內地商人不同的一個獨特社群。國族主義在香港帶有其本地特色。同時,通過為英國籌措軍費、接待訪港的英國皇室成員、出席大英帝國的貿易展覽,華裔精英有助香港成為大英帝國中活躍的一員。

在《帝國夾縫中的香港》,高馬可探討了諸如殖民主義在現代史的意義與影響等重大問題,並且不偏不倚地把香港置於中國歷史與英國殖民史的脈絡中。

  • 作者高馬可、林立偉
  •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