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搜尋電子書

電子書

book

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

  • 作者陳志堅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
book

五四時期以來的女性作家群體在動盪、新舊交替的過渡大時代中,銘刻出男女人物在社會變革中有關愛情婚姻、歷史使命、政治關懷、文化觀照、社會銘刻,乃至哲學生命的反思和內在深層心理情感等課題。

本書所探討的蕭紅、張愛玲、淩叔華、廬隱、石評梅等人,各以其不同的女性敘述和身體書寫為中國現代文學敲擊出遙遠而哀寂的文化歷史迴音,為變化中的新時代留下影響深遠的敘事文學遺產,值得當代學術界重新深思。

  • 作者林幸謙
  •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5
book

偉人傳記的出版之所以歷久不衰,是因為讀者都想知道一個偉人如何誕生,有什麼因素讓他成就偉大事業。這其中的成功之鑰,對讀者有強大的啟發、鼓舞作用。因此,人物傳記的寫作不應是單純的說故事而已。

殿堂級電影大師查理卓別林,他製作、演出的默片緊扣真實生活且能引起萬千觀眾共鳴,其中情節的構思與角色的塑造,源於他的成長經歷— 酗酒成癖的父親、屢次進出精神病院的母親、坎坷的童年際遇—都一一化成了故事創作的土壤。

本書除了道出成就偉人的原因之外,還以「試映室」的方式穿插其生活經歷化成的默片情節,又以「查理卓別林生活於這有趣的城市」簡介他成長的英國倫敦的城市掌故、趣味知識,倍添閱讀趣味。

這是一本不一樣的偉人傳記。

阿谷 
  • 作者阿谷
  •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book

《豐子愷家書》是由豐子愷的孫兒豐羽編輯的書信集,包括書信和「給恩狗的畫」兩部份。書中收入了豐子愷1959-1975年間寫給小兒子豐新枚的信件一百八十封,另有十五封分別給次女女婿宋慕法和外孫宋菲君,以及次子豐元草、三女兒豐寧馨的家書。內容涉及教育子女和家庭諸事,也有談論詩詞和書畫的心得,更有許多在逆境中的心境剖白,可謂豐子愷晚年處境心境的真實寫照。

一封封的家書,文筆簡練樸實、平凡字句中飽含一位父親對子女的舐犢之愛,也浸潤着一位學人的文學素養與赤子之心。

  • 作者 豐羽 、豐子愷
  •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book

「居者有其屋」一詞,香港市民大眾也會認為是指1978年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其實,早在六十年代,政府已推出借款給市民置業的計劃。沉醉於研究香港歷史的爾東、李健信,遍訪香港居屋,拍攝大量居屋照片,整理多年來居屋相關數據,對比不同年份的居屋政策及不同地區的居屋建築結構,將居屋歷史逐一捋順,分析借鑒居屋在香港的興衰,亦有助於分析現今香港的房屋政策及樓市。

細研居屋的歷史,發覺政府對房屋心態的變化,亦可在居屋的政策變動中洞見社會政治及經濟的變化。本港房屋市場已與昔日大大不同,居屋的角色亦與過去不同。是否需要加入轉售的條件,如只賣給港人等,實有待政府深思!

爾東 
  • 作者爾東
  •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book

新界既有歷史悠久的瀝源邨,又有落成幾年的新式屋邨美田邨,它見証了本港公屋發展的變化。新界屋邨,每條都有本身的故事,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特色,鮮明獨特,反映了當時的建築風格。

爾東 
  • 作者爾東
  •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