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波瀾壯闊,富有傳奇色彩。吳晗先生對朱元璋作出了全面的分析評述,使本書在明史研究和傳記文學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義和價值,堪稱朱元璋研究的範本。
吳晗寫《朱元璋傳》前後經過20年,共寫了四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寫於1944年6月,書名叫《明太祖》;第二個版本寫於1948年8月,書名改為《朱元璋傳》。吳晗曾把第二個版本的《朱元璋傳》稿本呈送毛澤東親覽。毛澤東讀了後,兩次與吳晗晤談,最後還將對此書的意見寫了信給吳晗。1954年,吳晗重新修訂《朱元璋傳》,毛澤東對修訂稿本又提出了意見。當時吳晗曾油印100冊稿本徵求意見,但是並沒有正式出版。本書即是依1954年的稿本出版。
- 作者吳晗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2020
- 試閱
翻開香港的史冊,乾旱缺水長時間困擾着香港,每遇大旱,水荒必至。 為解决香港同胞飲水困難,中央人民政府決定興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 來自珠三角地區的上萬名建設者,克服重重挑戰,在東江和香江之間搭建起一條香港供水生命線。 全書共有八個章節,詳細叙述這一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的建設、擴建及改造歷史,全景式展現東深供水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
- 作者陳啟文
- 出版社開明書店
- 出版日期2022
‧穿長衫的男生,從甚麼時候開始改穿恤衫西褲上學? ‧上世紀的制水問題如何影響校裙長短? ‧工業發展潮流、披頭四、嬉皮士風等,如何影響了校服造型? ‧香港電影和電視劇集歷年呈現了怎樣的校服形象? 由大襟裝、長衫、工人褲、水手服到白色連身裙……我們學生時代都穿過的校服,記載的不只是每個人的青春歲月,還有香港的百年歷史。由時裝設計師陳美怡,聯同香港教育博物館合著的《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參考逾千舊照、校刊、文獻,以及訪問校服供應商、各校師生校友等,再結合香港歷史的發展、世界時尚潮流的影響,從中推敲校服的演變方向,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 本書既以年代為縱、款式風格為緯,清晰展示香港校服自開埠至今的發展脈絡;各章亦附多篇小故事,以輕鬆角度為校服史補白。尤其可貴的是,本書不但收錄多張老照片,還有超過四百張手繪插圖,通過一頁頁的視覺盛宴,帶你重新發現我們早已視為日常的校服之美。 特別附錄: ‧香港校服歷年款式時間表 ‧換校服紙娃娃
- 作者香港教育大學、陳美怡
-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
晚清帝后對峙,二水分流,滿洲權貴榮祿一度躍居「后黨」領袖,於是流謗纏身。在後世清廷對立面的歷史話語中,其形象近於剛愎、狡詐一流,其聲譽則被指為腐朽守舊反對維新之罪魁。 本書以榮祿一生為經,晚清政局為緯,廣搜珍稀檔案以及時人文集、書信和日記,將榮祿放回歷史語境下關照,還原榮祿作為「近代軍事改革的大力宣導者和實際主持者」的本來面目,堪稱第一本系統研究榮祿之著作。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家世及出仕 一 家族與家世 二 難蔭入仕 三 投效神機營 密結醇親王 第二章 光緒初年的宦海沉浮 一 迭膺重差 二 北派底色與榮、沈公案 三 退出官場 第三章 賦閒與復出 一 醇王當政與榮祿開復 二 與李、翁關係的親疏異同 三 出任西安將軍 四 甲午戰前與漢族官員的關係 第四章 甲午督辦軍務 一 提督九門 督辦軍務 二 反對漢納根練兵 三 清議與宮闈之爭 第五章 馬關議和後的朝局動盪 一 中樞與北洋權力的調整 二 慈禧對清議的整肅 第六章 督辦軍務處與榮祿權勢的擴張 一 裁勇與軍事改革 二 袁世凱編練新軍 三 榮祿權勢的驟升 第七章 膠、旅事件前後 一 外交危機與翁同穌開缺 二 榮祿與戊戌年武科改革 三 對康有為的疏遠與敵視 四 總督直隸 第八章 戊戌政變 一 百日維新後期的朝局與慈禧訓政 二 調和兩宮 緩和局勢 三 建立武衞軍 第九章 己亥建儲前後的黨爭與政爭 一 新舊、滿漢及榮剛之爭 二 康、梁及東南沿海反對廢立、攻擊榮祿的輿論 三 己亥建儲與庚子年初的朝局 第十章 庚子事變 一 義和團興起與清廷的應對 二 聯軍入侵與清廷宣戰 三 京城陷落後榮祿的抉擇 第十一章 從主政西安到返回京城 一 庇護董福祥 二 回鑾前榮祿的處境 三 返回京城與自請罷斥 四 榮祿病逝與時論評價 結 語 附 錄 仕途得自「武」事,諡號卻為「文忠」 參 考 文 獻 主 要 人 名 索 引 後 記 增 訂 後 記
- 作者馬忠文
-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