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列表
电子书
从香港开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本书以最简洁的文字,阐述近代香港的发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香港近代史。本书扬弃一般通史按时间分述史事的编排方式,将近代香港分为七个主要脉络:从英国殖民统治到日占的黑暗时代,从教育、交通、治安及军事的不同面貌,到重要行业及不同族裔的介绍、西方宗教的传播,并新增〈大事年表(1839-1945〉及〈延伸阅读书目〉。书中每张图片,都是一则有关香港的小知识,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香港故事。
- 作者萧国健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1
- 试阅
不少人都认为杨千嬅的歌曲特色是「人歌合一」,以歌曲演绎人生,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千嬅〉、〈勇〉;后来她歌而优则影,电影公司亦依循这「法则」,为杨千嬅度身订造电影角色「方丽娟」、「余春娇」等。对一位明星来说,出身平凡、没有出众的美貌可能不利事业发展,不过对杨千嬅而言,这才是她受欢迎的原因。本书作者吴子瑜是杨千嬅的忠实歌迷,以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杨千嬅的创作,重新审视这个当红二十年,但仍能忠于自己的明星。 杨千嬅之所以成为乐坛及影坛上的杨千嬅,并非她一个人的功力所能及,背后需要创作人及机遇。此书借分析杨千嬅的成就探看九十年代后的偶像文化及乐坛现象,并且访问了不少粉丝及和杨千嬅合作过的人如黄修平、陈咏燊,书中亦会有粉丝及作者自己珍藏的杨千嬅商品的照片。
- 作者吴子瑜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9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绝对是中国文化的精粹部分。只是遗留下来的文献史料不多,也不完整。早至商周时代,已经有载统治者利用武舞训练士兵,鼓舞士气,但之后讨论军旅武术、民间武术、武术和身心修养的史料,稀少而零散,并且分散在不同文体和语境之中,当中部分更和文学创作与怪异元素混杂。本书作者提出,今天中国武术,集技击、养生和修养等不同元素于一体的形象,大概是一个经历倒叙、筛选与建构的结果。晚清以后,在强国强种的历史氛围中,武术受到新的关注,由此开启中国武术转型的尝试,新的体制、新的组织、新的论述从而产生。昔日的资源、旧有的故事、个人的经验、外来的文化等等,出现不同比例,此起彼落的交织,甚至互相交锋。在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武术的历史被重塑,内涵被筛选和补充,时代意义被凸显,造就一段武术在近代的生成之旅。
- 作者麦劲生、刘继尧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2
- 试阅
她的心 她留给自己 饿的时候吃 ──邱刚健《情诗》 邱刚健年轻时是推动前卫文艺的实践者,继而投身主流电影工业,多年历练与坚持,成为享誉两岸三地的编剧大家。他的人生和写作经验,与六十年代以降港台艺文创作、电影潮流的变迁史,有着千丝万缕的交织。 此书追溯邱刚健从早年到晚年的创作历程,以电影为重心,旁及戏剧、诗、小说和他的艺文创作理念。同时收集了邱刚健早年的舞台剧作、小说、诗及实验影剧的创作摘记,也选刊了他和友人谈文说艺的书信,望能从多方面呈现邱刚健的创作历程。 邱刚健(1940-2013) 编剧家、诗人、电影策划、导演。于福建鼓浪屿出生,一九四九年随家人移居台湾。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编导科毕业后留学檀香山深造。一九六五年与庄灵发起《剧场》季刊,与港台编辑共同译介西方现当代影剧作品与理论,导演舞台剧《等待果陀》,并拍摄大胆前卫的实验短片《疏离》,形成台湾实验电影的初潮并波及香港。 一九六六年邱加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任编辑,以戴安平、邱戴安平、秋水长安为笔名与张彻、楚原、谭家明、许鞍华、关锦鹏等导演合作,重要作品包括《夺魂铃》(1968,岳枫)、《大决斗》(1971,张彻)、《杀出西营盘》(1982,唐基明)、《投奔怒海》(1982,许鞍华)、《烈火青春》(1982,谭家明)、《唐朝豪放女》(1984,方令正)、《梦中人》(1986,区丁平)、《地下情》(1986,关锦鹏)、《胭脂扣》(1988,关锦鹏)和《阮玲玉》(1992,关锦鹏),均是成绩辉煌、赫赫有名的香港电影名作,不少更是该名导演的代表作。其编剧作品曾三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在华语电影界备受同业推崇,香港编剧家协会尊之为宗师。邱刚健同时延续其诗化细腻、异色前卫的风格执导《唐朝绮丽男》(1985)与《阿婴》(1993)。九十年代初移居纽约,晚年定居北京,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去世。一生从不间断地创作诗歌,着有诗集《亡妻,Z,和杂念》、《再淫荡出发的时候》。
- 作者罗卡、乔奕思、刘嵚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4
作者此项研究涵盖1844年至1945年,通过认识码头苦力的生活和工作,检讨这些华人低下阶层如何与政府发生互动,寻找认识华人社会的新角度。以码头咕哩群体为研究对象,是基于现存的香港史论着缺乏相关的论述。自开埠以来,海港货运行业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战前的货物运输倚赖人力,是不少缺乏谋生技能的基层华人赖以为生的行业,因此对观察华人社群在港的情况具相当的代表性。本研究用社会史的角度,通过香港码头咕哩群体看华人和殖民地政府的历史,为香港史作补充。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考察,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零碎的史料重构下层群体的历史,从而达到反思香港人的价值观的目标。
- 作者姚颖嘉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5
由影评人执笔, 为香港女星绘出个人肖像, 呈现众星繁花似锦的集体景象。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新旧交替,新浪潮之后更冒起了新一代的女星群。当中有实力派、女神、性感尤物、打女、乐坛天后、玉女、女笑匠、坏女孩、恐怖女王等,为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添上丰富的色彩。 本书以不同角度评析四十三位有地位的当代香港电影女星,透视女星的身形外貌、性格特质、演技造诣,结合个人经历、合作导演、时代精神等,投射为银幕上教人心动神驰的声色光影形象。
- 作者卓男、蒲锋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