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只要懂得珍視,我們仍有愛上這地方的可能。
也不知道我們可以怎樣面對自己的居處,只知道這裡一直不停地變化。曾幾何時,我們以變化的速度來衝量價值,後來卻又追求無聲無息的生活方式,原來我們一直只以潮流辨證,而從來沒有考究什麼才是珍貴不二的存在,直至有天我們張看周圍,發現某幢樓房已悄然蓋起來,某處山野已不如以往般繁茂,某個曾經珍惜的人物早已離開,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已變化出面目模糊的臉孔,從此我不認識你,你也記不起我。逐漸我們每個人也不存有任何記憶,無論對於這地方,或這地方的人也是如此。
香港以十八區劃分,也不只地域,就連地區之間的歷史、身分與價值也一同分割,然而,又是邊界模糊的。
書的第一部分是「塵土之外」,主要書寫十八區地景。文章與照片曾刊於《明報》「語文同樂」,以「尋找消失中的香港」為系列主題。
第二部分是「記憶的弦」,顧名思義,是個人對於一些地方的回顧,主要描寫其中曾與自己相關的人與事情,若無端勾起讀者對從前的想像,也算是意料之外。
- 作者陳志堅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
偉人傳記的出版之所以歷久不衰,是因為讀者都想知道一個偉人如何誕生,有什麼因素讓他成就偉大事業。這其中的成功之鑰,對讀者有強大的啟發、鼓舞作用。因此,人物傳記的寫作不應是單純的說故事而已。
殿堂級電影大師查理卓別林,他製作、演出的默片緊扣真實生活且能引起萬千觀眾共鳴,其中情節的構思與角色的塑造,源於他的成長經歷— 酗酒成癖的父親、屢次進出精神病院的母親、坎坷的童年際遇—都一一化成了故事創作的土壤。
本書除了道出成就偉人的原因之外,還以「試映室」的方式穿插其生活經歷化成的默片情節,又以「查理卓別林生活於這有趣的城市」簡介他成長的英國倫敦的城市掌故、趣味知識,倍添閱讀趣味。
這是一本不一樣的偉人傳記。
- 作者阿谷
-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居者有其屋」一詞,香港市民大眾也會認為是指1978年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其實,早在六十年代,政府已推出借款給市民置業的計劃。沉醉於研究香港歷史的爾東、李健信,遍訪香港居屋,拍攝大量居屋照片,整理多年來居屋相關數據,對比不同年份的居屋政策及不同地區的居屋建築結構,將居屋歷史逐一捋順,分析借鑒居屋在香港的興衰,亦有助於分析現今香港的房屋政策及樓市。
細研居屋的歷史,發覺政府對房屋心態的變化,亦可在居屋的政策變動中洞見社會政治及經濟的變化。本港房屋市場已與昔日大大不同,居屋的角色亦與過去不同。是否需要加入轉售的條件,如只賣給港人等,實有待政府深思!
- 作者爾東
-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