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在各式超市林立的今天,「濕漉漉,污糟邋遢」的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許是街市有各式各樣的食材,又或許是街市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就如香港島的街市既有傳統的,亦有新穎的。大家遊走不同的街市,或會發現各有不同的特色,如嘉咸街是傳統市集,既有中式食材,也有西式食材;又如春秧街市集和電車共存,這些特色的街市在其他地區已很難找到。但在城市發展之下,無論是傳統抑或新穎的街市,均面對着不同的挑戰。
繼《樂遊九龍街市》後,香港歷史文化研究專家爾東和新晉青年文化研究者何泳儀、張淑茵和攝影師許嘉淇再次撰寫有關街市的書籍。是次走訪港島各區的街市,訪問不同的店舖,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當中的人情味及城市發展為街市帶來的變遷。
- 作者爾東
-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試閱
政府興建新界西公共屋邨時,由葵涌和荃灣一帶開始發展,後期才發展元朗、屯門、天水圍等。新界的屋邨發展,給鄉村文化帶來衝擊,每個屋邨都代表着一段歷史,印證着時代的變遷。
當日的問題公屋事件,曾經引起社會各界轟動,驀然回首,不覺又一個世紀;近年樓價暴升,大家更關注的是買樓問題,在這個連公屋也成為炒賣對象的年代,大家對房屋的概念已經改變。當年政府推行公屋及居屋,原意為貧苦大眾安居樂業,正如屯門區早期發展的兩個屋邨,安定邨和友愛邨,其命名正好寄寓了政府和市民的期望──但求安定友愛。可惜,隨着公屋的停建,本港公營房屋的發展已跟昔日的全然不同了。今天,又會有多少人記得這些屋邨背後的文化歷史?
- 作者爾東
- 出版社明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試閱
「春風拂過誘山櫻,散落可曾有人惜。」此詩為伊東甲子太郎對山南敬助離世的悼念。動盪中喪命的英雄不計其數,又有多少仍被後世歌頌?
新選組,別名「壬生狼」,日本幕府末期令人聞風喪膽的武士組織。由近藤勇及土方歲三統率,以守護德川將軍及維護京都治安為任,擅長暗殺、圍剿,威名傳遍京都、大阪及江戶。
大眾對新選組的評價不一,有說是幕府的走狗、明治維新的逆賊,觀念守舊;也有歌頌其忠誠及勇猛、為幕府將軍家的尊嚴及武士道精神捨命求存。至今,新選組仍然是許多影視與遊戲的靈感來源,《浪客劍心》及《銀魂》等作品均參照新選組中的靈魂人物,但富有娛樂性的角色塑造,難免令歷史真實感變得模糊。
本書帶大家深入了解新選組的日常隊務運作、有趣人物事跡及著名刺殺行動的來龍去脈。透過歷史記錄,及日本現存的各地史跡,領大家一起「穿越」到幕末時代,重新認識新選組。
作者倫世豪現從事文化工作,受教育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他對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特別是日本幕末及中國三國時期。或許是特別喜愛悲劇英雄,故對新選組情有獨鍾。他走訪日本150多年前的新選組史跡,祈望藉由此書能把新選組的喜與悲分享給讀者,共同穿梭於幕末時期中!
- 作者倫世豪
- 出版社紅出版 (青森文化)
- 出版日期2021
- 試閱
個人人生一直以來都是與這座城市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許多香港人幼年隨父母避難抵港,唸書、成長、工作;而那時的香港亦從貧窮中發芽,建立基礎,經濟起飛直至今日的繁榮。
林允中出版散文集《往昔記趣——一個香港人的歷奇》,以此來回顧自己的一生。此書由四十多篇獨立的小故事組成,包括香港大事回顧、當年的生活趣事、事業的抉擇以及社交旅行等內容。本書文章富有人情味,作者寫親人,寫摯友,無不流露著真情。工程師出身卻文采斐然,作者是個說故事的好能手,文筆簡練細膩,用詞豐富。
作為一位典型的五〇世代香港人,作者一生進取,但晚年卻深受癌症病痛的困擾。他終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信仰,性格柔和了許多。他亦身負使命,分享自己不屈不撓的抗癌故事,激勵後人過有意義的人生。
願讀者們在此書中重溫香港的過去與現在——那些珍貴的記憶片段,記起香港人奮發圖強的力量,從而找到迎接未來的謙卑和勇氣。「在失去與得到著之間,便是最美的人生。」
- 作者林允中
- 出版社紅出版 (青森文化)
- 出版日期2020
- 試閱
二戰結束七十五周年,毋忘當年血淚史
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七十五周年,在這個日子,除了感恩數十年來得享和平,我們更不應忘記這和平盛景背後血流成河的戰火歲月,以及這批當時為家國安定作出巨大犧牲的老戰士。
年近百歲老戰士,最後的戰爭親歷者
老兵凋零,這十五位年近百歲的老兵(尚有八位老彌而堅),是這段戰事碩果僅存的親歷者、見證者。沒有另一代人,能夠成為鮮活的歷史敘述者。儘管是耄耋的長者,他們依然頭腦清晰,記憶力強,談身世、講抗戰,絕不含糊。只有透過他們的生命,我們才能體會戰爭的真實。
第一手口述史料,保存珍貴相片檔案
歷史研究不能只看官方檔案,口述歷史也是珍貴的歷史素材。老戰士們親身敘述當年沙場戰事,是為史書中找不到的第一手資料。他們視參戰為一生的榮耀,細心保存了從軍證件、相片、檔案。藉著此書的出版刊印,這些無價史料將被永久收藏。
整全的歷史片段,填補教科史書不足
對結束逾半世紀的抗日戰爭,我們的感覺是遙遠的;至於甚少記載於課本上的滇緬戰爭,就更是陌生。然而,它的在整場抗日戰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編者師生參考了數十本與二戰相關的書籍,結合老戰士們的耳聞目見,將逾十場大大小小的戰役詳細記錄下來,補充了歷史中缺漏的一頁。
烽煙時代,亂世故事
這批老戰土來自不同背景:有菲律賓及緬甸的華僑子弟、有家境不俗的富家子弟,更多的是投筆從戎的大、中學生。當中有人為報日軍殺父之仇,與心愛情人不辭而別,七十多年來思之念之;有人在戰爭結束後背負著反革命的罪名,受盡批鬥,一生坎坷;也有人定居香港,晚年成為發明家。烽煙戰火下,亂世浮生,造就了一個個不一樣的大時代故事。
傳承歷史,延續宏志
這本口述歷史的特色在於,受訪者歷經滄桑,而採訪者只是中學生。老戰士們與廿一世紀伊始出生的學生,老少促膝而談,由後者承傳了滇緬戰爭和中國遠征軍的真人真事。他日學生成了長者,跟子孫轉述戰士們的事跡,他們就是橫跨逾一百五十年時空的抗日親歷者傳遞人。
- 作者袁梅芳、呂牧昀
- 出版社紅出版 (青森文化)
- 出版日期2020
- 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