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列表

搜寻电子书

电子书

book

你有仔细观察过孩子的笔迹和画作吗?喜欢红色、黑色、黄色或绿色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常用圆形、方形、三角形又有什么特别含义?不同字形、力度、斜度的字代表着什么性格?写出什么字形的孩子最有自信?什么样的字形代表他感到焦虑?孩子兴趣究竟在哪里?他能发挥潜能吗?父母该怎样和孩子相处?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日常的笔迹和看似乱画的图画,都藏着性格的秘密,笔尖在纸上留下的痕迹,都揭示了孩子对生活、学习、父母的想法。从孩童时代步入成年,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本书的21堂笔迹课,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同行,并肩成长。

  • 作者林婉雯
  • 出版社P.PLUS
  • 出版日期2020
  • 试阅
book

「在那时候,我才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精神分裂者会产生幻听,试想象被十个人包围,所有人同一时间对你说话。这是多么地让人感到困扰,但这就是我丈夫的真实经历。」 历经丈夫患病、治疗、复发、再治疗…… 本书作者将照顾患上精神分裂症丈夫的经历, 一字一句地书写成这本温情的照顾者手记。 家人患上精神疾病该怎么办? 如何平衡照顾患者、家庭以及工作? 身为照顾者,怎样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关顾自己? 照顾者应掌握哪些信息? 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协助患者? 怎样在求诊时让医生清楚了解患者的情况? 怎样记录患者服药后的症状? 怎么平衡利弊,选择合适药物或疗法? 怎么处理副作用、选择营养品? 究竟照顾者该如何陪伴患者,走过又长又弯的道路,回到现实的世界? 作者用自己的经验,一一写下答案。

  • 作者Margaret Ong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0
book

现代社会,大家忙于工作,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令保护和教导小孩子更加困难。教育学及儿童心理专家陈美龄,过去收到不少家长来信发问,这次特意执笔,选择了当中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案例,希望能更加具体地帮助大家解决育儿上的问题,令家长能更安心地带孩子。

当中,家长比较困扰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亲子关系、情绪问题;也有家长问及如何和孩子讨论人生哲理,如何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生存等等。

因为每一天都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育儿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乐趣的过程。不需要一个人承担所有育儿的压力,用正能量、微笑和幽默感去面对育儿的挑战吧!

  • 作者陈美龄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0
  • 试阅
book

这是关于五个年轻人寻回自我的故事。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问题,从学校到社会,又经历着不同的挫折,致令他们的自我形象都不高。 一次机缘巧合下,大伙在郊外野餐时遇到一只鸵鸟,在牠的引领下找到昏倒在地上的独居老伯伯,他们毅然担起了照顾老伯伯的责任。 在彼此相处的几天里,伯伯跟五位主角分享着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令他们各有领悟。 最终他们下山后,各自带来不同的转变。十年后他们又再重聚,各人已能解开心结,寻回自我的价值。

  • 作者阿宅、菱形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7
book

本书系统介绍了复元导向下的认知行为介入法之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 在精神健康服务领域,复元模式和认知行为介入法均已被广泛应用,但将二者结合应用尚属前沿研究。香港浸信会爱羣社会服务处与香港大学黄富强教授及其团队合作,将复元的概念与认知行为治疗结合运用于精神康复个案工作中,并将该计划的具体执行、经验与反思编写成册。 本书所展现的前沿研究成果不但为精神健康服务工作者带来新的启发,其中详细的实际操作记录更是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社工、学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作指南。

  • 作者黄富强、陈玉清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7
book

身体疾病的出现,总有其原因。「要治身,先治心。」有很多人以为心理治疗只是给心理有严重问题的人们,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创伤,每个人都不开心过,每个人都挫败过、伤心过、愤怒过、跌低过。而这些种种所引致的情绪,其实一直被埋藏在心的深处,在潜意识中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习惯。 而身体是潜意识用来沟通的重要渠道,身心灵,环环相扣,心中有伤,心中不愿承认、接受或面对,潜意识就可能会透过身体来告诉当事人。而当心理创伤或情绪得到舒缓,身体的不适总是会神奇地好转起来。 本书作者是专业的心理辅导及治疗师,将以真实个案为例,带读者认识身体和精神的密切关系,如何通过接纳、转化的治疗过程,看到生命中的一点点光。

  • 作者安静
  • 出版社P.PLUS
  • 出版日期2020
  • 试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