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構思超過二十年,從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山腰,徒步攀上長年積雪的山頂(西班牙東北角),一直走到大西洋側、西班牙西北角的「星星指引聖地牙哥大教堂」的一段「聖雅各朝聖之路」,歷時三十天。 香港並大中華時裝達人/跨媒體人鄧達智,在工作重擔、頸椎傷患、至愛母親重病並離世、發現乙結腸癌等等連環打擊下,上路一度遙遙無期。二○一七年新年期間,鄧達智與外科醫生戀人陳梓欣,從松島而青森而京都而和歌山,本州隆冬之旅自北而南最後一站,面對円月島蒼茫日落間,暗自起願:該年春夏之交必須上路。 面對親情、感情、人生忐忑,鄧達智選擇放下、獨自上路,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從而在旅程結束後,對下半生投下未必為傳統及家族所接受的另類一票!
- 作者鄧達智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
- 作者米哈
- 出版社P.PLUS Limited
- 出版日期2021
- 試閱
香港棒球運動的當下,實在得來不易。
無論球員、教練、球會、總會,多年來都繞着場地、資源、訓練時間、支援配套等問題團團轉。棒球不是學界運動,年輕學員參與程度,自然不如籃球、足球等。少數堅持下去的,成功進入港隊體系後,卻要陷進萬劫不復的發展循環中——香港沒「全職棒球員」,港隊代表要在放工或放學後趕往全港唯一一個訓練場地練波,但訓練時間不足,要在國際賽中跟傳統棒球強國比拚,強弱也實在太懸殊了!沒有好的成績表,也休想能夠從政府庫房中爭取更多資源,去提升球員技術水平,去推展棒球運動……
儘管艱難,但總遇上許多有心人或棒球熱血之輩,義無反顧地以堅毅奮進到底。八十年代,我們有開創歷史擊敗日本少棒隊的沙燕隊;九十年代,我們擁有棒球運動的專屬總會;千禧之後,我們終於得了港隊的固定訓練場地,還有專業裁判、教練,以及有機會遠赴海外當職棒運動員的新里程。雖然不能說已經遍地開花,但種子已經撒下,經歷幾代棒球人的熱血灌溉,希望樹苗終有一天能有花有果。
本書記敍十位香港棒球人拾夢的起承轉合。從他們的傳承故事,我們看到香港棒球運動的歷史,從歷史回望過去發展、再看將來何去何從。
- 作者王思澄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