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澳門向來受海洋文化的影響,加之小城純樸和包容的氛圍,舶來文化在此地交融並存。宗教文化亦然,各地民眾帶著各自的信仰來到澳門聚居並在此繁衍,在這裡立像建廟,寄託精神信仰。目前澳門大小廟宇四十多處,分佈在市民生活區。 而普濟禪院,俗稱的觀音堂,為澳門三大古剎之一,位於古老的望廈村,環境清靜。作者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作為澳門歷史文化的見證者和重要形成地的觀音堂的歷史,向讀者娓娓道來,有助於讀者了解禪院在澳門歷史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格羅珊》、《贖罪》、《我是一棵搖錢樹》、《泥海泛濫》,及電影劇本《詩人郁達夫》等。
- 作者楊開荊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
本書透過「醫療史」觀察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變遷和政治轉變,角度新奇,不乏趣味性。內容涉及中國人在西醫治療下的身體感受、個體如何在新的社會空間裡得到安置,以及這些安排在相關治理體系的配合之下是如何被制度化的,最後則試圖辨析這種制度化設計在某一特定時刻如何轉換成了廣泛的政治動員。概而言之,全書主題可提煉出以下幾個關鍵詞:身體、空間、制度和社會動員。以此為線索,讀者可以尋覓出一條從醫療史角度觀察中國政治變遷的新路徑。
- 作者楊念群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
傳統的三行,泛指打石、造木和搭棚三個行業。隨着建造技術的現代化,坭水和油漆,也成為三行的重要工種。 有關近代香港的歷史研究,一般都圍繞宏觀的政治和經濟討論,對社會基層的認知,靠的是口耳相傳,深入的分析卻付諸闕如。本書以十九世紀最早來港謀生的三行工人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他們如何在港掙扎求存、傳承技藝,他們的工會如何在香港建立,如何逐漸式微,與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有何相互關係。三行工會的發展與工人的經歷,是一個代表着香港成長的故事。傳統行業面對西方文化的回應與調適,也正是香港現代化過程的寫照。
- 作者何佩然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