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列表
電子書
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陳浩然,是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兼生物化學及生物醫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他於中大完成生物化學學士學位課程後,負笈英國劍橋大學修讀遺傳學哲學博士課程,畢業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接受生物醫學博士後訓練。他曾獲頒2009 至10 年度中大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及2011 年中國遺傳學會第十三屆李汝祺動物遺傳學獎。陳教授現為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的顧問及該會科學及醫學諮詢委員會主席,並為亞太果蠅理事會理事。 陳浩然博士團隊於2007 年開始研究小腦萎縮症的致病管道,並初步研究出兩個遺傳基因圖譜與小腦萎縮症有直接關係;為找出更多小腦萎縮症的致病原因及治療方案,基金於2014 年開始資助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3 年研究,並於2016 年取得進展,陳浩然博士及其團隊發明了一種名為P3 的多(月太)分子(由蛋白質中13 個氨基酸(月太)合成),能有效抑制神經細胞退化,並已取得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專利,可望成為新藥物,為罕見神經系統病患者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 作者陳浩然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
《我們的夢想》系統以不同界別作者的故事,帶出追求夢想並不是遙不可及。透過主人翁不同的際遇,讓讀者認清人生的價值觀,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踏上正向人生之路。 此系列為學界的必讀好書和父母必買培育孩子的工具書。 《我們的夢想──鐘培生》的作者鐘培生,是HKEsports 創辦人,因為熱愛電子遊戲,創立HKEsports 以推動本地電子競技運動,由培訓職業選手到舉辦大型賽都一一包辦。誰說「打機」不能成材? 然而鐘培生的家庭背景使他自小被標籤為「富三代」,但現實中的他與平常人無異,只是多了一顆熱愛電子競技的心。子女、年青人、公眾人物、老闆、電競愛好者,他的身分又豈止於「富三代」呢?誰又知道原來家境富裕,父母的管教及對他的金錢管理卻甚為嚴厲?在書中他會將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娓娓道來,原來鐘培生的路,沒有比較易走。 如果要他選擇一個最喜歡的稱呼,他只會承認一個最能代表他身分的一個──鍾培生。 作者簡介: 鍾培生(Derek),HKEsports 創辦人,創立HKEsports 推動本地電子競技運動,大學畢業後從美國回港,辦過不少派對晚會,故決定投資開酒吧,經營沒問題,亦有盈利,滿足感不似預期,於是乎又萌生出成立HKEsports 的念頭,初時摸索涉足電競行業。
- 作者鍾培生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
甘國亮編導稱著的電視創作達數百小時,其中以《山水有相逢》及《執到寶》最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主演之著名電影包括1970年代獲外國影評人推崇的溝池電影《蛇殺手》,1990年代中港合拍之首創科幻穿越片《秦俑》亦為其監製並導演,另一部他主演之動作片《紫雨風暴》中的獨特的恐佈分子造型亦被引為佳話,1980年代編導之時尚喜劇電影《神奇兩女俠》更獲得香港電影資料館列入一百套必看之港產華語片。 作為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甘國亮曾為亞洲電視主持百集的《亞視百人》訪談。他亦曾為香港電台電視部主持過與不同派別之藝術家訪談之《數風流人物》;以及達兩年之久、每周一次的《打開天窗》,與影藝名人對話及聲演世界名著。他亦曾擔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衞星電視、鳳凰衞視、香港商業電台、新城電台等著名媒體機構的行政主管。 國際流行音樂方面,甘國亮2006年徵得已逝法國名作曲家Michel Legrand首肯,將其於1967年為美國電影Thomas Crown Affair創作的主題曲兼奧斯卡金像奬最佳歌曲Windmills Of Your Mind填上中文歌詞並親自演譯,同年發行單曲唱片。 甘國亮亦為香港之潮流達人,曾獲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分別五屆十大最佳衣着得奬人物,是為唯一紀錄保持者。
- 作者甘國亮
-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
這本書的出版,一點兒也不容易。對於一個抑鬱的人來說,看回及整理從前的日記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堅持,加上精神上的限制,作者用了比平時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它。 抑鬱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般人可能以為它只是人類情感上的傷風感冒,患者又或者往往被標籤為自己本身性格的問題。然而透過此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就算天生樂觀積極的人,也有機會患上抑鬱或焦慮症。這並不是他們的錯,更不是一種懲罰,只是腦分泌失調而已。 正如學者言之,抑鬱症令人懊惱的地方,就是如果患的是其他的病,你還可以用意志去戰勝它,抑鬱症卻正正打擊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患者會否定自己的病、諱疾忌醫,以致延誤治療令病情加深。本書作者靜雪卻從來沒有嫌棄抑鬱症及焦慮症這些標籤,她一直願意接納及承認自己有情緒病,積極地與它對話,並憑着她細膩的筆觸,將患病及治療的心路歷程寫下。 相信此書能成為其他情緒病者的支持和鼓勵,亦能讓他們的家人更明白患者那既複雜又難以言喻的心情。經歷一段崎嶇的旅程,靜雪已漸漸康復,重新綻放笑容。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對於抑鬱或焦慮症病患者所遇到的問題有多一分了解。
- 作者靜雪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
孩子自理能力差? 孩子欠學習動機? 孩子懶惰怎麼辦? 孩子遲到怎麼教? 教育始於家庭,家庭是兒童成長的基地,是孩子獲得安全感、愛和從屬感的源頭。 可是,沒有人是天生便懂得做父母,天生便懂得怎樣教好子女,人人摸着石頭過河,若教不得其法,遇到問題,會感到迷惘,甚至不知所措。 本書作者伍家珍校長,把二十多年輔導及教育孩子的經驗,歸納為五十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法則,輔以真實個案分享,理論與實踐並重,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珍惜教好孩子的黃金機會,以有愛、正確、有效的方法,培養孩子,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潛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開心自信地成長。
- 作者伍家珍
- 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
近十年,斷捨離及整理術風靡全球,不少人都說整理物品後人生改變了,狀況恰恰如二十年前吸引力法則的出現,很多人為了「心想事成」而狠下苦功。 本書作者在為個案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隨着心理狀況改善,就會開始主動執屋清潔,久不打掃、東西堆積如山等等不良習慣都大有改善。心理學研究也指出,一個人心理不夠健康的時候,會忽略周遭事物;當一個人心理健康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察到令自己不適的環境,主動作出改變。 吸引力法則簡單來說,談的其實不過是四隻字:「潛移默化」。例如將想要的東西貼在願景板上,它們竟一一成真,當中的秘密,就是利用潛意識「只會在乎你在乎的東西」的特點,引發一種無意識的注意力,令你改變行為,導向你想要的結果。既然願景板有用,那麼我們每天使用或接觸的物品,也應該能擁有這種潛意識顯化的力量。而我們每天接觸得最多的東西是甚麼? 那就是我們的居所。 以往談吸引力法則的書,都會提到特定物品的效用,卻未有人系統性地把吸引力法則和整理收納連結起來,本書開創先河,分析當中的關係,希望幫助讀者活出更快樂的人生。
- 作者安靜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