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
《剪紙》一九七七年連載於《快報》,採用雙線平衡發展寫作手法。小說兩個主人翁分別為「喬」同「瑤」,故事敘述者「我」,一個第一身的角度。喬故事是關於癡情暗戀,而瑤的故事是關於迷失自我。喬被另一個叫「黃」的角色暗戀。黃是喬雜誌社同事,常在書中留下中文詩詞,放入信封然後偷偷地放在喬辦公枱,匿名傳情達意。瑤原是一位老師,瑤最鐘意剪紙、唱粵曲。故事背景是七十年代香港。評論家葉輝第五次細讀《剪紙》後說,《剪紙》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故事,每讀一次都有不同形貌不同角度的新發現,它是一棵隨氣候季節和年齡變形的植物,生長出一些與現象和幻象相涉的想像。
這是一部香港文學的經典,自1977年小說在報紙連載到2012年牛津新版,三十多年的感情和形式,以及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閱讀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能從《剪紙》再獲得怎麼樣的靈感呢?
這是一部香港文學的經典,自1977年小說在報紙連載到2012年牛津新版,三十多年的感情和形式,以及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閱讀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能從《剪紙》再獲得怎麼樣的靈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