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沾与港式流行
1968至2004年,黄沾定期为不同报刊写作专栏,字数过千万,题材和风格多样。他是音乐人,又是作家,写歌填词的亲身经历,顺理成章化成随笔评论的对象。这个双重身份,几乎全港独有,令他相关的文章,特别有质感。首先,黄沾的文章有黄沾。对他来说,做广告、写歌词、拍电影,有市场设下的框框。唯有每天在副刊爬格子,他可以自由自在,放眼四方,心内奔驰,写出真感觉。此外,黄沾的文章有香港。他的专栏文字,尽是黄沾的签名港式性格:有话直说,态度亲民,写人写景绘形绘声,月旦世情今古索引。其中写流行文化的文章,更是只此一家,几十年来紧贴每期流行,记录了大众艺人如何在香港社会发展剧本欠奉的时刻,大胆摸索,细心创造,在不同的岗位建构本土声音。我们决定重新严选他有关流行音乐的专栏文章,理顺次序,让它们互相对话,织点成线,对焦「制造港式流行音乐」的过程和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