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列表
电子书
东莲觉苑,坐落于跑马地山光道上,是港岛第一所佛教寺院。 该苑由何东爵士夫人张莲觉居士发心兴建,于1935年正式开幕。寺院建筑典雅,外形就像一艘红尘摆渡的般若之舟。自创苑以还,一直致力于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先后礼请太虚大师、虚云老和尚、霭亭法师等佛门龙象来香江弘法,开启了香港佛教近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在香港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静蓉,为何不像其他富豪太太般留在家中,过着优哉悠哉的生活,而是宁可走出家门,不辞劳苦的创立东莲觉苑呢?其行动举止反映了个人怎么样的成长背景、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呢?该苑由构思擘划,到奠基兴建,再到不同时期的扩建修筑过程,历尽了多少风雨波折呢?在布施济众与兴学弘法方面又为社会作出了何种重要贡献呢?其成长、不断壮大及薪火相传的不同阶段,又折射了社会怎样的蜕变与发展轨迹呢? 本书尝试透过从大小档案馆、图书馆及不同公私部门所保存中历史文件、纪录与数据的搜集与爬网,加上与不同相关人士的深入访谈,寻找该苑走过的不凡足迹,从而重塑其在推动教育、宣扬佛法,以及孕育多元文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丰富香港「荒凉渔港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传奇故事。 东莲觉苑盛载着丰富的历史,是香港历史的一部分。 对东莲觉苑八十年非凡历程的寻踪,也清晰地展现了香港社会的巨大变迁。昔日人迹罕至的山光道,已成大厦林立、人流如鲫的繁华之地。唯东莲觉苑这一方凈土,依旧暮鼓晨钟、梵音袅绕,吸引着善众前来去尘脱俗、洗涤心灵。「兴学弘法」也是一代代东莲觉苑人坚持恪守及发扬的宏愿。
- 作者郑宏泰、黄绍伦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6
强调「非义勿思,非义勿言,唯义是行」的巴斯人,先祖来自波斯(现今伊朗),辗转定居印度。他们信奉琐罗亚斯德教、敬拜火焰、奉行族内婚、保留天葬传统……这些独特文化,不但令巴斯人显得与别不同,亦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及营商之道。
巴斯人口虽不多,但因其「善商贾,好利」的特点,在靠拢大英帝国后又表现忠诚,获选成「帝国伙伴」,跟随英国向全球扩张,在贸易、运输、造船、工业、银行、保险、金融、物业地产等行业发挥所长,不但为自己创造巨大财富,亦令族群名字镌刻在现代商业史上。
在香港,巴斯商人曾风光一时,但随着英国综合国力日见萎缩,他们的发展动力亦同步消减,加上族内婚文化与新生代的生育态度转变,令不少巴斯家族企业无以为继,族群因此逐渐在香港隐没。
深入了解四个巴斯家族──打笠治家族、么地家族、罗旭龢家族和律敦治家族的故事,不但可看到家族传承与企业兴衰的互动,也可窥见商业力量如何影响着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 作者郑宏泰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2
- 试阅
香港开埠后,英国人、犹太人、巴斯人及华人均在商业上不断取得突破,但拥有「近邻」优势,且早已是华洋中介的澳门土生葡人,却表现得「欠缺商业活力」,有学者更指「当华人各自在汪洋大海中争相畅泳时,葡人则似是受困于一潭死水之中」。
作为人口仅次于英国人的香港非华人族群,澳门土生葡人能操多种语言,且了解华洋文化,发展上具有多重优势,可他们却对从商兴味索然,宁可选择成为文员阶层;小部份选择创业的,则未能如其他族群般屡败屡战,结果未成一篑而止,鲜见有人能创造自己的商业王国。
布力架家族五代人的故事,或许正是土生葡人在港发展的典型例子。这个家族来华历史悠久,由澳转港时亦占尽先机,且人多势众、教育水平较高,做事细心勤劳……可哪怕他们在不少领域取得成就,亦拥有相当影响力,却未能在香港商业史上留下突出痕迹。
深入了解布力架家族的故事,不但可看到家族传承与企业兴衰的互动,也可窥见商业力量如何影响着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 作者郑宏泰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2
- 试阅
本书于1999年荣获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传记文学成就奖」。 廖承志(1908-1983)出身革命世家,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均为国民党左派重要人物,曾辅弼孙中山建国。廖仲恺终因革命被刺犠牲,廖承志自幼依偎孙中山膝前,聆受教诲。他的人生道路既崎岖曲折又多采多姿:生于日本,长期在海外生活,多年在香港工作。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进步发展贡献一生。 曾任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的廖承志人为「廖公」,在海内外享有甚高的知名度,备受中外人士推崇,那是因为他长期从事的工作以外交、港澳台事务、外事、侨务、统战为主,这些工作都极具敏感性,非要有高度的领导艺术不可。而他的善解人意、敏智勤学、多才多艺、实事求是的精神嬴得了人们的掌声和爱戴,被誉为最真诚的知侨者、知港者、知台者和知日者。 本书作者不但亲身接触过廖公,而且阅读大量史料,走访许许多多曾与廖公一起工作过的人士,在资料非常丰富和齐全的基础上写下本书,把一个活生生的廖公带到读者眼前:是那样真诚坦率、乐观幽默、与人为善、表里一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 作者铁竹伟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8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同名图书,由纪录片主创团队编写,图书在精编解说词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史料和300余幅高清图片,是面向大众读者的植物科普书。 全书力图把跨越了46亿年历史长河,在中国境内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植物图景通过图文形式展现给大众。全书系统、完整地讲述了水稻、茶叶、竹子、桑树、大豆、柑橘、杜鹃等数十种植物是如何塑造中国文明,又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这是一次对中国植物的朝圣之旅,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寻根行动,是一次对自然生灵的致敬,是一次对大众自然知识的普及,是一次关于生命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 文字,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图像,是左证经典的方式。全书将纪录片以饱满的图文形式定格,这不只是一场植物的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植物带给人类的灵魂震撼。以植物生命为尺度,渴望人们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 作者《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主创团队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21
本书是根据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课讲座关于中医的内容整理、修订而来,所讲授内容颇受学生欢迎。本书讲述中医,并非从中医专业、养生保健等角度出发,而是从中国历史上的医学现象、医学理论出发,探讨其背后所隐藏的鬼神、巫术、政治、性别、自然、民间信仰、经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生动真实的、有明有暗的中国文化。 作者认为,中医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文化体系,体现着古代中国人想象身体、认识世界、思考生命、建构知识的方式。作者试图藉助历史上中医的日常生活样态,开启重新“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全新的整体”的理解。
- 作者李建民
- 出版社三联
- 出版日期2018